|
|
|
|
什么样的出版创新公司值得传统出版商特别关注 |
|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不少新创企业试图颠覆传统出版业。我坐在办公室里就能见到不少类似的企业,因为我们工作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帮助这些新创企业与出版业建立联系。
对新创企业来说,至少有三个领域是能够与出版企业寻找到合作点。
1,替代现有实体书店的电子书店;
2,与读者建立起社交联系;
3,图书订阅服务。
早些时间我谈到过图书订阅服务,当时有一位初出茅庐的创业者来我这儿。他们有很好的规划和技术开发能力。但当我问到,他是否与文学代理商谈过自己的想法时,他们的回答是“没有”。
自那以后,他们开始实践,然后发现一些规模较大的文学代理商对这种订阅模式持怀疑态度,尤其是畅销书作家的代理商。他们甚至对这种想法充满敌意,而那些高度依赖代理商的小型出版商也对此表示反对。
当我们谈到面向大众的图书订阅模式,我们清楚,大概只有亚马逊可以做到,现在可能还能算上企鹅?兰登书屋,因为它拥有超过一半的畅销书。奥莱利曾经说过,订阅可以在细分市场展开,我们也的确期待在这方面有更多的尝试。但之所以没有一个面向大众阅读的订阅服务获得成功,那是因为对于图书版权所有者来说,这是一个糟糕的商业模式。
注意:这种想法无法实现和缺乏想象力没有任何关系。
“社会化阅读”同样吸引了企业家,以及投资者的关注。我想,这里存在两种误区,一种是纯粹的粒度问题。想要从大量无关的个体那里获取内容集合成完整的书,这种可能性很小。另外一点,分享笔记、注释,乃至尝试书内讨论的方式,实际的价值也很低。
实现这种分享式阅读体验对一个班级的学生或有组织的阅读群体是有意义的。但如果针对广大群体的阅读分享,则存在较大困难。无论亚马逊还是Kobo都已经提供了社交工具。如果这种工具很有用,他们肯定会在这上面下更多的功夫。但现实并非如此,问题就在于没有多少销售电子书的人认为这种功能很重要。
几年前,当科皮亚刚刚成立时,我曾经咨询过他们,这家公司主要制作专门嵌入到阅读软件中的社交工具。鉴于对社会化阅读价值的怀疑(我们都热衷于个人阅读,我几乎没有分享个人阅读体验的兴趣),我建议最好做细分市场,招募一些拥有共同兴趣的用户。我想,他们现在已经开始朝这个方向努力,但这个建议在当时确实是违反他们本意的。你如何通过专注于一个很小的群体而实现业务的发展呢?
许多社会化阅读企业的商业模式建立在文件自由传播的基础上,这使得它们要想将那些受DRM保护的文件纳入到全新的生态系统就非常困难,几乎不可能。
科皮亚还是电子书店的竞争者。面对占据优势地位的市场主导者,很难找到办法击败它们。全球市场领先的是亚马逊和苹果公司,其次是谷歌和Kobo。以上四家企业,除了Kobo之外,其他几家都具有雄厚的实力。在美国,巴诺书店将Nook打造成为强大的竞争者,但它们能否在全球市场具备同样的竞争力,还存在较大疑问,尤其在缺乏足够资金实力的情况下。
其他像科皮亚等企业,也在不断努力。贝克?泰勒拥有Blio,主要面向插图类电子书。但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无法实现原先预想的灵活的工具应用;二是插图类电子书的销售不是很好。另外,乔?瑞吉拉的佐拉图书则试图通过分散式管理和独家内容等方式获得吸引力。
美国三家大型出版商推出了Bookish,它不仅是相比于书店更好的发现机制,同时还吸引很大的流量。
接下来还有Inkling,它通过开发工具来制造复杂的电子书(主要专注于大学教材),并且借助“商店”的形式获取收益。
不管是否是因为我们的想象力有限,但我确实无法看到这些在零售、社会化或订阅领域的尝试有任何成功的可能性。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成熟的出版企业应该花多少时间、资金投入到新创企业上?
这对于投资界来说非常有意思,他们一直对出版商在参与新创企业或颠覆性技术方面的不足感到失望。一位天使投资者告诉我们,如果和其他投资人说,我们将与出版商合作,那一定吓跑很多人。
但这是否意味着出版商拥抱新创企业是错误的呢?
一位来自西班牙的数字出版咨询人哈维尔?萨拉亚,最近开展了一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对新创企业的投资主要发生在教育领域,而非大众市场。这是有意义的。毕竟,大众出版物的消费群体有着完全不同的动机,而教育领域,图书需要适应一个生态系统,一个平台。教育出版商意识到控制平台的可能性,如果他们拥有合适的工具。对培生集团、圣智、麦格劳希尔和麦克米兰来说,这是明智的,投资赋予它们相应的平台优势。
我曾与哈维尔?塞拉亚有过交流,关于我对投资大众出版领域新创企业的疑虑,塞拉亚提到了对Goodreads的投资,该投资所获得的回报远比几家出版商创立的Bookish要大。
这是真的。而且即便那些在Goodreads成立最初几年没有发现其价值的出版商,之后并没有因此错过与其合作的机会。当然,拥有该公司一部分股权并不一定就能确保能够给出版商带来任何优势,而且Goodreads的未来究竟有多成功,目前看也还是未知数。
如果我要为出版商设计策略,我不建议在没有确立细分市场的情况下采取任何社交媒体或订阅方式。我只建议对新创电子书店采取小额的投资。但出版商确实需要开发完整的元数据(如果不愿意针对每家电子书零售商进行元数据开发,也可以请英格拉姆帮助),从而使电子书的销售更加简便。但要说哪家新创的电子书店会获得成功,现在恐怕还为时尚早,对此开展讨论无疑是浪费时间。
我有一张出版商需要解决的技术列表,其中包括简化元数据增强,提升创作流程。如果新创企业能够努力解决上述问题,无疑是受到出版商欢迎的,但未必就能因此获得投资。 |
|
上一篇:印刷过程 下一篇:没有了 |
|
|